我的記憶力較差,好多事情過后都記不很清楚,但有三個故事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壁上,每次想起都強烈地震撼著我的心靈,這是三個動物的母愛故事。
第一個:黑魚之愛
一個青年人到河里網魚,看到有很多烏子在水面嬉戲,青年人知道下面肯定有一條大的黑魚,便用網子狠命地攪動水面的烏子。水底的黑魚發怒了,一下子躍出水面。青年人把黑魚撈回家去,開膛破肚,然后到河里去沖洗。黑魚以頑強的生命力掙脫青年人的手,拼命地往烏子密集的地方游,翻開肚皮把孩子抱在懷里。原來,黑魚產下卵的時候,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一刻也不離烏子。烏子形成的時候,黑魚仍然守護著孩子,自己連飯也不吃,把眼睛都餓瞎了。小魚便鉆進黑魚的嘴里,把自己做食物為母親充饑。
第二個:母愛的雕像
說的是一座公園失火,工作人員把火撲滅后到森林檢查,發現一只被燒焦的鳥,翅膀張開著像一尊雕塑。工作人員把鳥拔開,翅膀下爬出幾只小鳥。原來,大鳥知道火勢是往上著的,它放棄了自己逃生的希望,把小鳥們帶到樹下,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自己的孩子。
第三個:老牛和水
說的是在青海省,有一個沙漠地區特別缺水。每人每天只能分到由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的3斤水。終于有一天,一頭憨厚、忠誠的老牛掙脫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中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牛和人對峙著,誰也不肯讓步,最后造成了堵車。后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有的甚至用汽油點火驅趕老牛。可老牛穩如磐石,毫不讓步。直到牛的主人趕來。牛的主人操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牛的身上。打得老牛青筋突起,鮮紅的血跡染紅了鞭梢。老牛的凄慘叫聲在空曠的風中顯得異常悲壯。運水的戰士哭了,吵嚷的司機也哭了。運水的司機說:“就讓我違反一次隊規吧,我愿接受處分。”戰士拿出水盆,從車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放在老牛面前。出乎人們意料,老牛并沒有喝以死抗爭得到的水。老牛仰天長叫。晚霞中,不遠的沙灘背后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以慈愛的目光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感激地舔了舔母親的眼睛。
這是三段不同動物的故事,一個是天空飛翔的鳥類,一個是地面行走的家畜,一個是水里游走的魚類。但在關鍵時刻它們卻表現出相同的壯舉,這就是母愛的驅動。母愛是一種本能的流露,是一種只管付出不求索取的偉大情懷,是一種永恒的力量。母愛仰之若山,俯之像海,激烈時令我們蕩氣回腸,舒緩時讓我們深深陶醉。
聯想到我們人類,千百年來,母愛是一首百唱不衰的歌,是一道源源不斷的濃濃的血脈。有時候,母愛也許是一個輕輕的眼神,也許是一句不經意的呵護,也許是心底的一份無需表白的思念。“兒行千里母擔憂”、“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真實地道出了母愛的細膩和真諦。母愛是我們頭頂的傘,母愛是我們心底的光,母愛是我們生命里的春天,母愛是我們外出時家里惦記的燈盞,母愛是我們疲勞時休整的港灣,母愛是我們飛翔時無法偏離的航線,我們一生也走不出母愛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