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自《雜寶藏經(jīng)》
【譯文】
過去釋迦牟尼佛曾在王舍大城,告訴他的比丘弟子們說:對于父母,即使作很少的供養(yǎng),都能夠獲得無量的福報,但如果稍微對父母不孝順,同樣也會獲得無量的罪業(yè)。
諸比丘對佛說:世尊啊,這孝和不孝的罪福報應,具體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佛告訴比丘們說:回憶我過去在很久遠以前,那時在波羅奈國有一位長者子,名叫慈童女。他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錢財也花費盡了。于是他靠出賣勞力打柴為生,每天能夠得到兩個錢,他把這兩個錢全部都供養(yǎng)給他的母親。后來日子慢慢好過了一些,每天能夠賺到四個錢,同樣也全部供養(yǎng)給母親。這樣又漸漸增長,每天能得到八個錢,也供養(yǎng)給母親。他對母親的孝順很多人知道后,大家都很信任他,遠近都來買他的柴,他所賺的錢就更多了,每天能得到十六個錢,也全部都供養(yǎng)給他的母親。
大家見他聰明而且又有福德,就勸他說:“你父親在的時候常常到大海采集寶藏,你現(xiàn)在為什么不也入大海尋寶呢?”慈童女聽后就問母親說:“我父親在的時候常做什么行業(yè)呢?”母親告訴他:“你父親在的時候,經(jīng)常入海尋寶?!贝韧蚰赣H說;“我的父親能夠入海尋寶,那我為什么不能入海尋寶呢?”
母親見孩子孝順仁慈,認為他不會離開自己。就開玩笑說:“你也可以去。”慈童女聽到母親這么一說,就認為得到了母親的準許,便開始計劃著尋找一些愿意一同前往的伙伴,準備入海。當慈童女準備好一切,向母親稟白告辭準備要離去的時候。母親對他說:“我只有你這么一個孩子,除非我死了,我不愿意你離開我而入海?!贝韧卮鹫f:“如果當初母親不準許,我不敢打定主意。母親既然已經(jīng)準許我了,為何又阻攔呢?我希望自己能夠身行立信,因為我已經(jīng)許諾其他同行的同伴,所以我不可以再留在這里?!?/span>
母親見到孩子意志堅決,于是抱住他的腳痛哭,說道:“你除非等到我死了,怎么能現(xiàn)在離去呢?”但是慈童女去意已決,掰開母親的手和腳,扯斷了母親數(shù)十根頭發(fā)。母親害怕孩子得到不孝的罪報,于是放他離去了。慈童女便與他的那些商賈伙伴們,入海尋寶了。尋到寶島,取得了寶物,便與同伴們準備返回。
返回的時候,道路有兩條,一條是走水道,另一條是走陸路。眾人都說從陸路走,因此一群人就從陸路走。當時國家法令有這樣的規(guī)定:如果有盜賊來搶劫,抓住商主,那么商人的貨物都歸盜賊,如果沒有抓住商主,那么商主索要時就要把財物歸還。所以慈童女作為一名商主,總是和同伴分開宿營。其他商人起的早,會提醒叫他。一次夜間大風,商人們倉卒早起,忘了叫他,這樣慈童女作為商主就落在了后面,也就丟失了同伴,不認識路了。慈童女就只能一個人走了。
不久后見到前面有一座山,于是慈童女爬上了山頂,遠遠看到有一座很明凈的琉璃色的城池。因為很饑渴困乏,于是慈童女快速向這座城走去。這時城中有四名玉女,手中持如意寶珠,歌舞彈唱,前來迎接。慈童女便在這個城中生活了四萬年,享受無盡的快樂。后來對這種生活自然生出厭離心,便想離開。諸名玉女都說道:“閻浮提的人啊,真是反復無常,和我們共同生活了四萬年,卻突然舍棄我們說走就走?!?/span>
慈童女不理會她們的言語,便繼續(xù)向前走,又見到有一座玻璃城,有八名手持如意珠的玉女前來迎接,于是又在這座城中歡愉度日,過了八萬年。慈童女再次厭舍離去。
離開后又到了一座白銀城,城中有十六名玉女,持如意珠,又前來迎接。在城中十六萬年,享受極大的快樂。之后慈童女又棄之離去。又到達一座黃金城,有三十二名玉女,持如意珠,前來迎接,慈童女又與這三十二名玉女快樂生活了三十二萬年,再次厭離而去。
這次黃金城的諸玉女對他說:“你從前所住都是很好的處所,但是從這里出去以后,便沒有好的住處了,不如你再繼續(xù)留下來好了。”慈童女聽了這話后,自認為是諸玉女舍不得他離開,想挽留他而找的借口。他想如果繼續(xù)前行一定有更好的地方,于是便毅然離開了黃金城。
向前走著,遠遠的看到一座鐵城,慈童女心中升起疑惑,感覺很奇怪。于是想:外面雖然是鐵,里面想必極好。便繼續(xù)前進,接近鐵城的時候沒有玉女來迎接了,便自己想:看來此城中一定更快樂,所以都沒有空來歡迎我。于是繼續(xù)前行,便進入了鐵城。城門關閉之后,看到里面有一個頭上戴著火輪的人,這人把這個火輪取下,放到了慈童女的頭上,便自己出去了。慈童女這下才知道自己走進了一個地獄城,他問旁邊的獄卒說:“我頭頂?shù)幕疠喪裁磿r候可以摘下來呢?”獄卒回答他說:“世間有人,造作同你一樣的罪福。入海采寶,經(jīng)歷各城,時間也一樣,然后才能代替你,否則這個鐵輪始終不會墜落到地上?!?/span>
慈童女問:“我作了什么福又造了什么罪呢?”獄卒回答說:“你曾經(jīng)在閻浮提每天以兩個錢供養(yǎng)母親,所以感得琉璃城同時有四個如意珠以及四名玉女,又在四萬年中享受快樂。因為你以四個錢供養(yǎng)母親,所以感得玻璃城和八個如意珠以及八名玉女,又在八萬年中享受快樂。因為你以八個錢供養(yǎng)母親,所以感得白銀城和十六個如意珠以及十六名玉女,又在十六萬年中享受快樂。因為你以十六個錢供養(yǎng)母親,所以感得黃金城和三十二個如意珠以及三十二名玉女,又在三十二萬年中享受快樂。如此類推,而得福增倍。但是因為你不順母親的意愿,扯斷母親的頭發(fā),所以今天感得頭戴鐵火輪的果報,而且這個鐵火輪不會掉下來,必須要有同樣罪福的人來代替你,才可以解脫這個苦報?!?/span>
慈童女又問:“這獄中還有和我同樣受罪的人嗎?”獄卒回答:“有啊,那是百千萬數(shù)那么多?!贝韧犃诉@話后,即便想到,我終究是難免這些苦報,但愿這一切受苦罪人的罪報都集中到我一個人身上。慈童女剛升起這個念頭,頭上的鐵火輪就掉到地上了。慈童女問獄卒:“你不是說此輪不會墜地,現(xiàn)在怎么落到地上了呢?”獄卒十分生氣,就用鐵叉重擊慈童女的頭,一下就把慈童女打死了。命終后慈童女往生到了兜率陀天。
佛告訴比丘們說:“你們知道嗎?其實那時的慈童女就是現(xiàn)在的我。你們一定要知道,如果對于父母做了少許不善,一定會得很大苦報,能對父母即使少作供養(yǎng),都會獲得無量的福報。我們?yōu)槿艘欢ㄒM心盡力的孝順、奉養(yǎng)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