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母悲 報恩孝親》 推薦文章 孟佩杰:背著癱瘓養母上大學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各種各樣,如:尊老愛幼、拾金不昧、愛國之美、助人為樂、孝敬老人等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好品質。我覺得孝敬老人應該放在第一位。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我相信這句話的意思也是把孝敬老人放在了第一位。讓我給大家講一個孝敬老人的真實故事吧。

這是我在去年年底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時認識了她。她就是就讀于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的孟佩杰。她5歲喪父,母親迫于生活的壓力把她送給養母,三年后養母因病癱瘓,而養父也因為生活的艱苦棄家出走。8歲的孟佩杰和養母就相依為命,只能靠母親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而她在上學之余還要為母親做飯,洗梳、換尿布,擦身子,對母親不離不棄。更讓人想不到的是在2009年她居然帶著母親上大學,悉心照料母親。

十二年,4000多個日日夜夜,孟佩杰不僅照料好母親,而且讓她的母親對生活也有了信心。

孟佩杰的童年是不幸的,本來她的童年是無憂無慮快樂的,可是她卻經歷了我們每個少年沒有經過的事。我和媽媽邊看電視邊擦眼淚,被她的事跡深深得感動了,嘴里不停地表示出對她的尊敬和佩服,她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擔,面對困境,不屈不撓,不向生活低頭。

可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就別說是養母,自己的親生父母能做到這樣就滿足了。有人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也有人說:“久病床前有孝女。”孟佩杰的故事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個活生生的孝敬父母的例子。我們應該向她學習,向她致敬。在頒獎晚會上,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丁俊杰是這樣評價孟佩杰的: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贏得的是尊重,一個感動中國人的平凡女孩。

她的故事,時時刻刻印在我的腦海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動。

發表評論